(工博士汇编)
导语:在全球数字经济时代,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,走智能制造之路则是传统制造业企业面对变革挑战能做的**选择。我国制造业企业已纷纷对原有工厂/车间进行自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升级改造,通过实现标准化生产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,降低人工成本,提升企业效益及市场竞争力
误区一:为了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
由于智能制造“大热”,一些企业盲目跟风,存在为了“智能制造”而智能制造的现象。企业应首先明确要达到的经济目标——提升质量、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缩短周期、降低能耗。根据自身的基础,针对于不同的目标,智能制造首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不同的。
误区二:智能制造=无人化
许多制造企业提出“机器换人”、“无人工厂”的口号。机器可代替人类的大量体力劳动,实现高效、高质量精准制造,但不能盲目采用“机器换人”,除了要考虑机器与人员置换成本之间的平衡,还需综合考虑操作场地、信息化接口、维护成本等。而且在2.0、3.0、4.0升级的长时间内,机器或“机器人”仅仅是一种自动化或智能化设备,其很难独立满足日益复杂的生产要求。
“人”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资源,在应对定制化生产和复杂多变生产环境方面仍处于中心地位。特别对于现阶段“2.0补课、3.0普及、4.0示范”,人、信息系统、物理系统的协同显得尤为重要,智能制造仍需要人工智力参与政策解读、法规约束、知识积累、工匠传承、文化发扬和统筹组织等,以实现有序生产并产生效益,这些都是现阶段的机器无法替代的。
误区三:自动化+软件= 智能制造
自动化和软件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。智能制造强调自动化系统和工业软件的集成与纵横协同,并体现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理念。除此之外,更需要植入先进的感知系统、控制手段、网络技术和云计算等,进行长时间的数据收集积累,开展数据分析和建模,并不断迭代优化,以实现生产过程快速有效的运行,才能支撑先进的制造方式实现自适应,进而应对复杂的生产环境。
爱普生机器人为智能制造添砖加瓦
爱普生机器人本来是为爱普生钟表制造和其他装配任务而开发的,现在则应用于几千种不同的项目中,日产上亿的产品。随着后工业时代不断发展,加上劳动力成本快速飙升,致使工业自动化逐步成熟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对效率追求不断提高,高速度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。
(图片:爱普生产品)
- 下一篇:爱普生SCARA一体机 T6优势分析
- 上一篇:回顾:2018年爱普生机器人创新大会